•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要闻

    中共若羌县委员会关于十届自治区党委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24-10-16信息来源: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

    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2023年8月20日至10月25日,自治区党委第七巡视组对若羌县开展了常规巡视。2023年12月5日,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向若羌县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整改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整改组,常态化召开推进会,做到对每条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确保巡视整改工作有力推进。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牢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督促班子成员履行巡视整改“一岗双责”,听取问题整改情况汇报18次,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6次研究巡视整改重点问题。

    (二)明确整改目标,突出整改重点。对照自治区党委第七巡视组反馈若羌的61个具体问题,县委常委会议逐项逐条研究分析,逐一制定整改措施219条。县委书记先后组织召开巡视整改动员会、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3次,听取8个专项整改组任务落实情况,分析研判整改推进存在问题,持续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三)强化监督检查,做到靶向发力。县委书记坚持靠前指挥、亲自部署,深入开展调研15次,实现“发现问题—交办问题—研判问题”同步完成。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县委巡察办骨干力量专司巡视整改监督检查工作,开展督查检查16批次,现场指出交办问题190余条,下发督办提醒函27份,全力推动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到位。

    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折不扣抓好巡视整改任务落实

    (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

    1.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落实“若羌新城”战略。一是建立学习制度,常态化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委常委会上学习中央、自治区、自治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先后研究部署若羌新城建设工作2次,领导干部在思想和认识上有所提升、工作思路有新拓展,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的成效不断突显。二是强化新发展理念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在若羌县2024年度春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课程中,重点设置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课题,各级干部的专业能力和政策执行水平进一步提升。

    2.加快推进若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是研究制定《若羌县千亿产值工业园区行动方案》,紧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发展,不断推进若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提升项目准入审批手续办理效率,力促年产8万吨氟化铝、1万吨氟化锂及无水氢氟酸、10万吨锰酸锂、300毫米360万片半导体硅片等项目本年度开工建设,不断充实园区产业发展。

    3.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一是聚焦石英石、氧化锂、萤石等优势资源,大力推进年处理95万吨选矿厂、10万吨高纯硅、6万吨碳酸锂、5000吨碳酸锂等项目,全力推动硅基、锂基、氟基新材料产业全面发展。二是紧扣硅基、锂基、氟基新材料产业,积极招引落地一批配套项目及下游产业项目,确保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全力防范企业经营和安全生产风险。一是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人民政府党组会先后学习安全生产相关论述3场次,各级领导干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增强。二是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制定党政班子及其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常态组织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研判会,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制定若羌县建设工程智慧监管数字平台实时监看制度,建立每周视频监控巡查工作机制,实现视频监控100%全覆盖,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处理。四是组织施工建筑工地、矿山、新能源项目、工贸、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开展全覆盖安全培训6次,培训人员800余人次,安全生产操作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5.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全面推进一网通办,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目前办理时限压缩度达80.24%,网办事项比例达92%,已完成11个部门10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二是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服务,运行“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36项,做到证照证件及审批结果双向邮寄。三是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完成对乡镇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实现95项高频民生事项就近可办。

    (二)关于全面落实依法治疆方略,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

    加强矿区非法盗采盗挖治理。一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构建“外部查控、内部巡查、点位频查”三道防线,科学精准打击盗采盗挖行为,推动矿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是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深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5场次,着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三是加强点位布局,统筹建设用好4个矿区警务室、4个交警中队、2个矿产资源综合管理站,做到打防管控结合,有效整治矿区非法盗采盗挖现象。

    (三)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

    1.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和党支部理论学习重要内容,进一步提升各族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宣讲活动487场次,受教群众2.36万人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典型事迹巡回宣讲10场次,受教育群众1200余人次。

    2.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一是构建“大思政”格局,开展思政教师融合大教研研讨活动2次,为全县15所中(含职高)小学、幼儿园师生7000余人全覆盖讲授思政课。二是鼓励非思政学科的党员教师积极获取思政教师资格证书,确保思政教师队伍持续稳定。

    3.高质高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125场次、文体娱乐活动98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17件,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不断浓厚。二是深入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宣讲,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宣讲7025场次,走进田间地头宣讲216场次,各族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4.大力挖掘楼兰、米兰等历史文化遗存社会价值。一是建成楼兰文化研究专家库26人,收集整理关于楼兰、米兰等文物遗址相关论文53篇,启动《百年楼兰学研究》《楼兰文物集成》学术研究项目,为深入挖掘研究楼兰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对楼兰文物、米兰文物通过采用现代化审美视角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方式,制作发布“一周一文物”“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诗词里的楼兰”等视频、栏目42期,制作发布“楼小兰”IP形象海报19张,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不断提升楼兰文化享誉度。

    5.加强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文化能人培养,以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一是制定若羌县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文化能人年度培训计划,开展小小传承人培训班1期40余人次,新吸纳50岁以下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文化能人30人,全县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文化能人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新编《若羌赛乃姆》等原创歌曲7首,进一步发掘楼兰文化歌舞精品。三是制定《若羌县2024年非遗展演工作计划》,开展非遗进乡镇和社区20场次、惠及群众500余人,不断提高对非遗的认识度和关注度,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三)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1.加强乡村产业发展要素支撑,提升“若羌红枣”品牌竞争力。一是实施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富民增收1号工程,制发《若羌县密闭枣园简优化关键技术改造流程图》《若羌红枣简优栽培技术手册》,组织培训80场次,完成3个农业乡镇枣树疏密地块验收。二是制定《若羌红枣标准化体系》《若羌县2024年红枣提质增效目标任务》等系列指导性文件,为促进红枣标准化种植提供保障。三是围绕“若羌红枣”荣登2023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榜,积极创建自治区林果示范区,进一步拓展品牌价值的评估成果,提高品牌竞争力。

    2.加强产业技能工人培训。一是制发《若羌县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工作方案》,开班培训13期,培训劳动力476人次。二是挖掘106家企业就业岗位1807个,开展招聘活动12场次,帮扶451名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成功申报挖掘铲运桩工司机培训技能工种及汽车维修、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2个专业,并完成新增专业审批。

    (四)关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涉及“三重一大”和常委会会议,确保参会委员人数达到应参会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常态做到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全程列席会议进行督促,确保按照程序、要求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巡视反馈以来,召开常委会20余次,均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常委会议事程序。二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规范性文件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次。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常态开展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县委班子整改清单1个和个人整改清单10个,不断促进班子团结,提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并按时上党课,开展好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确保县委、政府班子成员每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不少于6次,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1次、与所在党支部党员开展谈心谈话50人次、参加所在支部党员大会3次。

    2.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年轻干部培训锻炼,组织开展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其中年轻干部占54.54%,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正逐步加大。二是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维护稳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基层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促进干部成长。三是建立干部储备库,分类型建立正科级、副科级、其他类型及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储备库,其中124名正科级、298名副科级和100名其他类型以及乡镇党政正职干部38名,为后期干部选拔奠定基础。四是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选派少数民族干部赴河北邢台跟岗锻炼,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干部能力素质。同时,加大少数民族乡镇长人选储备力度,按照1∶2的比例储备乡镇长人选,为下一步选优配强乡镇长奠定基础。举办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占29.55%,占比进一步增加。五是加快优化领导干部岗位与专业匹配度。按系统、分条块建立经济、农业、教育等领域优秀干部储备库396人。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对干部专业、经历等进行详细研判,确保优先考虑专业对口干部。六是加强人才保障。持续做好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3月份引进硕士研究生5人,兑现2023年引进研究生各项待遇。依托对口援疆优势,发挥援疆医疗人才作用,建立49名援疆人才“一对一”帮带机制,提升若羌县医疗卫生水平。

    3.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一是召开若羌县2023年第四季度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议事协调会,修订完善若羌县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任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常态听取部门单位党建工作汇报,严格落实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相关措施,进一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二是严格抓好机关党建。制定2024年机关党建工作计划,规范各项基础党务工作,将各级党组织研究党建工作、各支部开展“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纳入督导检查,督促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已完成8个机关党委、4个党总支、66个党支部第一季度党建工作互学互评互检。压实教育工委、交通系统党委等党建工作责任,举办党务工作培训会,开展党建工作互学互评互检,进一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三是“五个好”党支部创建。县委组织部常态指导基层党(工)委结合实际,对照创建指标,进一步细化正向指标400余项。坚持创建结果征求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等部门意见,确保创建结果规范标准。四是扎实有效开展“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按年度制定“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计划方案,为全县党组织提供参考依据,要求各级党组织结合各自领域实际参照制定主题,并进行备案。抽调党务干部成立党建指导组,采取查看支部工作手册、个别访谈党员等方式,开展党建互学互评互检工作。五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对全县187家新注册企业进行摸排,在物业、快递、外卖、社会服务中心等民生行业组建4个党组织。制定《若羌县外卖、快递行业党组织推进计划》《若羌县物业行业党组织推进计划》,指导物业成立2个党支部,并成立若羌县民生行业联合党支部。制定两新组织2024年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储备入党申请人107名、入党积极分子58名、发展对象10名。

    (五)关于全面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

    1.压实县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一是县委班子成员常态汇报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督促各党委(党组)及时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确保各乡镇、部门单位党委(党组)“全覆盖”。二是修改完善2024年政治监督清单,从严从实督促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三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抓好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和宣传,确保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

    2.严格落实监督执纪责任。制定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教育计划,常态组织开展相关制度学习,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技能。持续强化年轻干部教育监督。一是将党纪党规、作风建设纳入3期基层干部培训班、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年轻干部对党纪党规、作风建设的学习。二是加强教育警示,常态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制作《不能辜负的青春》《被面子毁掉的青春》等警示教育微动画,并在新疆纪检监察、若羌纪检监察公众号发布,不断引导年轻干部凝心铸魂、坚定信念、严于律己,累计受教育2万余人次。

    (六)关于上次巡视、审计等监督反馈问题整改方面

    1.扛牢整改主体责任。针对上次巡视、审计等监督反馈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听取整改情况,细化整改措施,确保巡视反馈问题扎扎实实整改。

    2.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完善《中国共产党若羌县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国共产党若羌县委员会议事决策清单》《若羌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各类工作机制,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3.全面提升监督问效。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坚持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与维护稳定、经济发展、干部作风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推动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

    三、持续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巡视整改工作的政治担当。若羌县委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把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把巡视工作成效体现在整改落实的具体举措上,体现在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成效上,把巡视巡察成果转化为推动县域工作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坚持目标导向,全力落实后续整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照问题清单,全面彻底整改问题,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确保所有整改事项一个不落、见底清零。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聚焦突出问题和重点难点,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后续整改工作,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整改成效深入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三)深化成果运用,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工作合力。截至2024年7月,巡视反馈的问题1条未完成,1条基本完成,对前期已建立完善的各项制度机制,坚决督促抓好落实,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整改。同时,将巡视整改与自治区党委“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和自治州党委主攻“七大战场”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建设若羌新城目标要求结合起来,不断放大巡视整改效应,真正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若羌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996—7102456;通信地址:新疆巴州若羌县党政大楼318室;邮政编码:841800;电子邮箱:zgrqxwyh@163.com


    中共若羌县委员会

    202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