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2023年8月20日至10月25日,自治区党委第四巡视组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开展了常规巡视。2023年12月5日,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向巴州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
(一)强化思想认识。州党委坚持把巡视整改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作为补齐短板、改进工作、提升能力的难得契机,召开巡视整改动员会、州党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巡视整改推进会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精神,全力推动整改任务落实落细、整改工作见行见效,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二)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以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巡视反馈的7个方面问题,设置由分管常委牵头的7个专项整改组和1个督促整改工作组,制定“1+3”巡视整改整体方案和专项整改工作方案,细化598条整改措施,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整改到位。
(三)强化整改合力。巴州党委以上率下,带头履行主体责任,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主持审定整改方案,牵头认领6项具体任务,先后深入县市和部门单位开展调研指导,深入一线开展督查,带头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其他班子成员结合各自职责分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力抓好各自分管领域和部门整改落实。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整改的工作格局。
(四)强化整改监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将巡视整改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日常监督责任,深入各县市和责任单位常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限期整改。州党委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整改专项组专责抓好巡视整改日常工作,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切实解决巡视整改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推动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五)强化建章立制。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强化巡视成果运用,针对巡视反馈意见提出的一些重点工作推进不力、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突出问题,既制定“当下改”的措施,又完善“长久立”的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各类制度规范,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刚性执行,推动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二、强化政治担当,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巡视整改工作
(一)关于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巴州实践方面
1.持续抓好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重要文章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研究重要工作重大问题、作出决策部署、推动相关工作时,坚持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保方向准、路子对、措施实。严格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班子成员在深入学习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分管领域和感知实际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切实把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用在平常。
2.注重强化学用结合。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学习领悟,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围绕调查研究、高质量发展、民族工作、党纪学习教育等内容开展专题学习,不断深化理解把握。加强抓稳定和促发展两个方面的统筹结合,围绕影响民族团结、制约高质量发展等4个方面10项研究课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有效落实。坚持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导实践,召开州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围绕“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巴州实践”这一主题,明确10个方面43项重点工作任务。聚焦完成高质量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常态开展经济运行和投资项目分析调度,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围绕提升“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明确22条重点发展产业链及链条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推动巴州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关于落实依法治疆,推进法治巴州建设方面
一体推进法治巴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构建“抓两头、促中间、带群众”学法普法格局,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推动全州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556次、参学3108人次,组织任前学法考试26批次646人;将领导干部学法列入年度专题述法重要内容,听取县市、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述法,带动各级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应述尽述”;实施“八五”普法知识竞赛、组建新业态普法宣传志愿者服务队,不断提高干部群众依法履职、依法办事能力。强化诚信政府建设,健全民营经济投诉维权办理机制,提升诉求响应率、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
(三)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文化润疆工作方面
1.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召开自治州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对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专题安排;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开设“书记谈铸牢”专栏刊发署名文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展示活动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等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日常、深入人心。优化完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开展融情联谊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引导各族学生持续增强“五个认同”。
2.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加大文物挖掘保护和利用力度,持续深化重要文物遗址考古发掘,积极配合国家和自治区考古部门开展西域都护府遗址群考古发掘,启动七个星佛寺遗址壁画保护修复工作,若羌米兰遗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园。建立常态化文物安全联合执法巡查机制,检查文物保护单位49家次,确保文物安全。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鼓励创作更多优质文化作品,强化文化阵地使用,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
1.系统谋划高质量发展任务。持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围绕服务新疆“五大战略定位”,积极融入自治区“九大产业集群”和环塔里木经济带建设,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各县(市、区)主导产业,加大补链强链延链拓链力度,加快构建具有巴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启动编制《自治州高质量发展规划》及区域协同发展方案,制定《若羌新城建设发展规划承接落实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重点项目推进清单,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调整,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发展蓝图、主要目标、产业布局、重点项目。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完善标准统一的州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健全审批窗口首问负责、“一次告知”等机制。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善“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机制,拓展线下政务服务大厅功能,推动服务事项“应进尽进”。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完善“一组织、一平台、一中心、五集群、一考核”招商思路及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3.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编制完成《库尔勒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优化以库尔勒、尉犁为中心,以若羌、焉耆、轮台为支点的商贸物流体系,统筹发展公铁联运、网络货运、冷链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动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巴州段)建设,全力争取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二期落地开工。提升电力保障外输能力,加快补齐区域电网短板,稳步推进新能源项目有效并网外送。
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安居等惠民工程,梳理公开2024年十项32件惠民实事,将实施情况纳入政府常态化跟进督查重点内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扶贫资产后续管护机制,完成扶贫资产和项目库建设情况自查。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常态开展农业科技指导、培训、咨询等服务,推进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
(五)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
1.全力防控安全生产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重点监管化工企业全方位安全“体检”,形成“一企一策”整治提升方案。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闭环管理机制,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台账制、挂牌督办制、销号制管理,通过约谈、通报、发函等形式督促相关县市、部门及时销号。分层分类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大警示、大约谈,压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指导企业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有效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定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情况监督检查,依法依规处置发现问题。每月发布《全州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压实各县市环境质量改善责任。严格落实行政许可事项联合审查制度,加强部门信息共享、联动管理,跟踪服务建设项目800余个。加大建设项目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开展建设项目检查3轮次,检查建设项目44个。
3.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启动巴州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形成《自治州水网建设规划工程项目库》,分年度推进组织实施。编制2024年度供水计划和县市年度用水计划,科学确定计划灌区分区位置。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水事违法行为。积极鼓励使用非常规水资源,推进工业废水、城镇污水中水回用。
(六)关于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发挥方面
1.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州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自觉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等。健全完善调查研究长效机制,围绕破解自治州改革发展稳定难点堵点问题,精心谋划调研选题14个,统筹安排调研时间和地点,坚决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2.统筹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系统谋划,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建设科学化水平。严把选人用人关,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双签字”、任前事项报告等有关规定和程序要求,强化日常考核、巡视巡察、审计等结果运用,把严的基调贯彻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各环节。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全方位教育管理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3.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定期召开州党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例会,统筹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专项组履行职能,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支持“两新”组织积极发展党员、动态推进党组织组建工作,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实现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公开、公平、公正。
(七)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纠治作风顽瘴痼疾方面
1.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对分管领域、分管部门的严管严治、全面从严。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主体作用,规范职能部门权力运行并加强监管,推动关键岗位人员正确行使权力,从源头堵塞漏洞。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单位,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19场次,梳理廉政风险点403条,逐项制定完善防控措施,切实筑牢廉政风险防线。
2.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强化政治监督,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制度执行情况,梳理开列2024年4类20个领域122项政治监督清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其他监督的信息沟通、措施配合、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力量统筹、事项协同,常态化梳理、移交问题线索,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覆盖。深化拓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3.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廉政警示教育中心,常态化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1880场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2023年12月以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9件210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建立“问题线索条块推送”制度,严肃查处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线索,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让基层有精力做事、有能力服务。
(八)关于落实上次巡视、审计等监督反馈问题整改方面
坚持从州党委做起,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巡视整改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盯进度、盯责任、盯落实,督促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认真抓好上次巡视、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推动各类问题一件一件抓、一件一件改,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全面压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巡视整改日常监督责任,持续加大上次巡视、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回头看”工作力度,通过专项监督、个别谈话、查阅档案、实地走访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持续监督和推动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按期完成、取得实效。
三、强化成果运用,推动巴州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不懈加强创新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坚持不懈抓好后续整改工作。坚决摒弃“过关”思想,在集中整改转为常态整改后,坚持对后续整改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对已整改事项进一步巩固提升,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对需整改事项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加强跟踪督导问效,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三)坚持不懈加强巡视成果运用。全面落实巡视整改“四个融入”要求,把巡视成果体现在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的具体成效上,既重视“改”的举措,更重视“立”的机制,切实形成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推动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996—2025118;通信地址:新疆巴州库尔勒市巴音东路41号州党政办公室大楼417室州党委巡视整改办;邮政编码:841600;电子邮箱:bzdwxcb410@163.com。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202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