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级巡视巡察

    十一届自治州党委第七轮巡察整改情况公开

    发布日期:2025-08-06信息来源:自治州纪委监委

    十一届自治州党委第七轮巡察共派出12个巡察组,对7个州直部门单位、11个乡镇开展了常规巡察,对9个县市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开展了提级巡察。并于2024年8月反馈了巡察意见。目前,各被巡察党组织已完成了集中整改。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州党委宣传部:积极营造“大宣讲”氛围,深入乡镇、村(社区)、偏远牧区,将宣讲与快板、演唱等群众喜爱的通俗表现形式相结合,采取“宣讲+文艺”“宣讲+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宣讲活动7.9万场次。指导县市做好2025年项目申报,目前已储备一批中华文化符号示范点、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援疆省市文艺作品进新疆和新疆文艺作品进援疆省市、群众村晚等项目。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深挖文化、文物、非遗、民俗等资源,创编精品剧目、非遗节目深入景区演出。

    州党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012394

    州党委统战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组织生活会相关程序要求,制定完善州党委统战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细则和党员干部组织生活会细则,提高领导干部对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认识,增强接受组织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严格按照“四必谈”要求,对党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出明确规定。

    州党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012421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党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制定具体规划和措施。借助媒体深度融合,开展各类网络直播活动76场,广播节目直播391余场,其中策划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示直播活动,全网传播量突破2.4亿;“巴州旅游发展大会”网络直播,创单场直播1080万观看量;与中央视频联动首创“10小时”“新疆巴州葡萄酒香梨嘉年华”沉浸式直播活动;结合“环博斯腾湖公路通车仪式”,通过图文、海报、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实现广播节目《直播巴州》《声音在路上》直播可视化,深受群众欢迎。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037918

    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局)党组:培优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整合全州优质旅游资源,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对全州文旅产业资源进行摸底调研,召开自治州文旅企业座谈会,完善文旅产业投融资机制,推进巴音文旅公司等州属国有文旅企业深化改革。引入国内领先民办教育企业,拓展研学活动52场次,实现营收1525万元。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文旅活动平台,2024年全州文旅招商引资项目35个,完成投资额7.7亿元。加强对县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统筹指导。依托全州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资源,持续提档升级三大龙头景区、改造提升重要节点景区、开发建设特色景区,不断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实施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10.8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51亿元。

    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局)党组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627026

    州民族事务委员会:进一步加强调研指导全州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工作,指导县市履行主体责任,聚焦项目入库储备、项目实施、管理运营、绩效考核等重点环节,切实提升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实现项目资金的绩效目标。2025年,首次带领组织全州申报的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资金的民贸民品企业前往自治区民委进行现场审核,让民贸民品企业进一步知晓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好政策,进一步推动贷款贴息政策落实落细。加大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审核把关力度,指导县市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及初审工作,主动对接财政、银行开展联合审查,加强与审计部门沟通,高质量完成贷款贴息资金审核、申报和发放工作。

    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023415

    巴州工商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统战工作和民营经济重要论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重要文章精神,巡察反馈以来,巴州工商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18次,班子成员在深入自学思考的基础上,认真撰写发言提纲,谈体会、找问题、定措施,确保交流研讨有深度、有质量、有收获。积极搭建融资对接平台,整合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各方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组织12家商协会参加自治州“资汇巴州”政银企对接会;梳理会员企业融资需求,现场签订放款协议1500万元。

    巴州工商联党组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013328

    巴州社会主义学院党委: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思想引领,不断加强教学和科研能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院姓社”根本原则,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等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重要会议精神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干部职工学习内容、纳入培训班“必修课”,及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与自治区社院和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交流,完成中央社院2个高端智库课题结项工作。深化与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交流合作机制,细化共建帮扶协议内容,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学院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巴州社会主义学院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8660326

    库尔勒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库尔勒市文化润疆工作推进会,结合实际谋划推进库尔勒市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示范点、“群众村晚”等文化润疆项目。加快非遗传承工作力度,加大新时代文明创建和高质量文化供给,在官方平台开设【探秘铁门关】专栏,通过实地走访认真全面梳理库尔勒非遗工作传承名录,配合开展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等非遗展示活动,在重要节日期间举办“千年非遗打铁花”、社火巡演、龙舟赛等惠民活动,加大线上非遗宣传力度。在官方平台向群众发布各类公共文化活动预告,便于群众提前关注,主动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及时整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库尔勒市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168567

    库尔勒市委统战部:多举措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基层党组织每年专题研讨和学习交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市委党校教育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微行动”,积极打造“好居民”“好员工”“好邻居”“好大院、“好巷道”等。深化“我们的节日”—中秋、国庆系列文化活动和结亲走访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生活中。创新办优“梨城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展示活动,持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载体和方式。组织全市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开展了为期2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基层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库尔勒市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168321

    焉耆县委宣传部:常态化开展学习宣传。利用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平台和“学习强国”“焉耆零距离”微信平台等新型网络平台多形式学习方式,强化学习效果,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创建率。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群众参与度,加大优秀精品力作创作力度,举办“骏马驰向新时代”书画摄影展、“甜美新疆”书画展、“葡萄藤下书诗意”书画创作活动,持续培育文化新人,推动文艺作品精品创作。充分利用“焉耆零距离”“焉耆好地方”“焉耆融媒”等网络平台,创新宣传模式、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焉耆县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6011811

    焉耆县委统战部: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能力。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对照中央对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政治理论和党纪学习交流研讨,不断提升统战干部综合素质能力。通过“逢九必讲”、法宣在线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学习,切实提高民族宗教工作人员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执法效率。

    焉耆县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6028600

    和静县委宣传部: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化规范化,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健全学习制度,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制定印发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通知,明确每年学习计划、学习重点和篇目,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2024年以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24次。选树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典型,在和静县人民法院召开2024年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观摩会暨经验交流培训会,为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树立标杆。推广县教科局、乃门莫敦镇、税务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经验,推动理论学习进一步规范化。

    和静县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5020980

    和静县委统战部:持续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东归历史文化的宣传,“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满汗王府对外开放,更新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土尔扈特部婚礼》等剧作,并在乌鲁木齐、援疆省市等地巡回演出,大力弘扬东归精神。和静文旅视频号等平台持续推出5集短视频《探秘和静—听才馆长讲东归故事》,受到各族群众的好评。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教育基地作用。深入挖掘各民族交织融情的历史事迹,将其作为亮点进行展示,将东归精神作为重要解说内容之一,突出其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开展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东归历史文化的宣传,“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建好并正式投入使用巴伦台历史文化展示馆,通过历史文物和影像资料还原等方式,系统阐释土尔扈特部落东归历史。

    和静县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5022149

    和硕县委宣传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实践,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丰富文明实践活动,组建125支志愿服务队,覆盖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每月制定并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菜单,累计开展活动1500余场次。深入推进筑基工程,加强对教育系统的指导,举行“看历史、游家乡、增认同”之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组织“小手拉大手 我在县城有个家”研学活动、秋收劳动实践活动等,推动“筑基”工程走深走实。提升资源挖掘利用,实施马兰红山军博园交通组织动线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文物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摄制并播出《走进和硕博物馆的时光隧道》系列作品24期,完成《危须词汇资料总汇》《和硕县地区史料文献总汇》收集整理工作,开展新疆“四史”主题流动博物馆六进活动31场次,惠及群众8.3万人次。

    和硕县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5627290

    和硕县委统战部:依托和硕零距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国旗下讲铸牢”等载体作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各族群众内心深处。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持续加强对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摘编)等内容学习研讨。严格执行“两个纳入”,县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各类培训均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程。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周一升国旗仪式、农牧民夜校、乡村大喇叭等载体,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累计开展常态化宣传宣讲活动共计1200余场次。

    和硕县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5623072

    博湖县委宣传部:加强宣传文化干部队伍建设。陆续制定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安排干部进行轮岗交流,累计选派干部参加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宣传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16人次。对采编人员进行分组传帮带,让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人员带领新手,促进知识的交流和融合。安排干部参加全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培训,组织采编人员参加石榴云平台线上培训,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等方式,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专业的采编播队伍。组织采编播人员参加石榴云平台视频培训会7次,干部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博湖县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6627289

    博湖县委统战部:加强理论武装,及时跟进学习。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宗教、民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统一战线工作指导性文件纳入部务会学习内容和统战系统干部学习内容,及时组织全体统战系统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组织全体统战系统干部开展学习4场次。加强教育培训,选派干部赴乌鲁木齐、北京、浙江等地参加培训71人次,县级层面组织乡镇党委委员、统战专干开展培训学习4场次,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

    博湖县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6628909

    尉犁县委宣传部:统筹保护利用文化资源,“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召开尉犁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会,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宣传方案,确定文物普查人选5人,开展普查前培训2次;已完成60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查任务,完成率100%,新发现文物点位23处。压实文物巡护人员责任,签订野外文物保护单位看护人员协议书,今年以来开展文物巡查75次。加大对文物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联合县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开展文物执法检查9次,不断提升文物安全防范水平。围绕罗布淖尔博物馆、长城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拍摄《尉犁文物“说”》媒体栏目12期,组织“小小讲解员”拍摄《长城历史我来说》短视频11期,浏览量达到13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尉犁县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4027685

    尉犁县委统战部:加强先进模范挖掘、培育和选树。古勒巴格乡、县第二中学、县文体广旅局荣获自治州第十二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7人荣获自治州第十二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阿克苏普乡英巴格村村委会、县行政服务中心、县林草局荣获自治州2022-2023年度“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6人荣获自治州“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个人。选树全州民族团结先进典型6人和全县民族团结先进典型14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事迹巡回展26场次。2025年召开尉犁县第4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对全县涌现出的15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0名模范个人进行表彰。

    尉犁县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4022951

    轮台县委宣传部:创新理论宣讲,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内容为主题,开展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宣讲活动。把移风易俗主题宣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活动,将“文明新风进万家”、反对高价彩礼等内容纳入国旗下宣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阵地资源,常态化开展宣传宣讲,推动文明行动取得实效。推进“分众化”宣讲,常态化组织开展“七进”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轮台县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4691524

    轮台县委统战部:加大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重要思想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纳入干部理论学习议程,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采取干部集中学、交流发言、观看专题教育片等形式推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制定统战系统干部培训计划,组织统战系统干部参加自治区、自治州的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统战系统干部业务水平。积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为党外代表人士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轮台县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4696855

    且末县委宣传部:积极打造文旅产业,提升市场开发、品牌打造能力。坚持文旅融合,深入挖掘打造昆仑古村小宛文化、托盖布拉克景区丝路文化、梧桐湾西游文化。制定《且末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全面落实“引客入且”以及民宿、农家乐、自驾营地等旅游产业支持政策,持续打造小宛驿站,“一棵树”“沙漠之眼”等网红打卡点。县博物馆、梧桐湾、塔中沙漠工业旅游区成功创建3A级景区,3A级景区达5家,昆仑驿站牧家乐成功创建3星级农家乐,塔中沙漠旅游公路成功入选新疆2024年交旅融合发展十大典型案例。丰富文旅活动,以各类节庆节点和周末为契机,举办冰雪旅游、赏花周、“5·19中国旅游日”、农业观光采摘、“福蛇纳春”跨年烟花秀等“旅游+”系列活动,推动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打响“天边小城·玉都且末”旅游品牌。

    且末县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7629294

    且末县委统战部: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书记带头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带头讲党课,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规范发言材料的撰写要求,明确要求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撰写发言材料,不得抄袭或雷同。在组织生活会召开前,对党员的发言材料进行审核。将组织生活的落实情况纳入党员年度考核内容,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程序,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按时上好党课,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

    且末县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7629433

    若羌县委宣传部:常态化理论宣讲做到全覆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各族群众内心深处。若羌县“红枣红心”理论宣讲团深入各乡镇、村(社区)、牧区、企业、机关等基层一线,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等巡回宣讲117场次,覆盖各族群众1.23万人次。制定《若羌县“红枣红心”理论宣讲团管理办法(试行)》,宣讲员队伍充实到97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2期,举办第十届优秀宣讲员大赛,选拔出一批政治素养高、宣讲能力强的骨干力量。10名宣讲员在自治州级宣讲比赛中获奖,3名宣讲员荣获自治区级“优秀宣讲员”称号。

    若羌县委宣传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7102476

    若羌县委统战部: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认真梳理分析政治生态情况,制定防范措施并抓好落实。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方案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结合干部岗位职责、人员分工等,对行政审批事项和重点岗位人员,逐人梳理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并抓好落实。落实行政执法监管环节执法人员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制定执法干部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切实防范堵塞廉政风险。

    若羌县委统战部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5623072

    库尔勒市天山街道党工委:不断提升主动谋划、推动落实基层治理意识,建立中心组学习计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等重要论述4次;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实时跟进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4次,交流研讨24次,提升了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专业水平。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治理能力。为全体干部提供分层分类多元化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治理能力。包联领导每周至少3天下沉社区,全面掌握各社区基层治理等各个方面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召开研判会、党工委会等,梳理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安排部署下一步计划。

    天山街道党工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5623072

    库尔勒市兰干乡党委:以党的理论武装指导乡镇基层治理工作,丰富学习形式,通过观看视频、共学先进事迹板块、纪录片、新闻、传记等影像文字资料等进行学习,提升学习质效,引导成员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准备。坚持学用贯通融合,成立由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干部、村组队长、种植土专家等54人组成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和香梨种植管理服务,实地指导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推动香梨提质增效。拓展产群融合成效,制定《兰干乡风情园联盟制度》,通过土地入市、村企共建等相关政策,帮助风情园和农家乐融资扩建,整合周边资源,跟进完善配套设施,策划多样化的旅游活动,打造亲子文旅主题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

    兰干乡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910900

    库尔勒市铁克其乡党委: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强化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质效,党政班子成员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不动摇。对全乡各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及党务干部进行党务基础知识测试,切实达到以考促学强本领、以学促用增实效的目的。邀请市委组织部业务骨干对全乡各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及党务干部进行基础党务知识、党支部换届流程进行了专题培训。选派党务工作者参加州市基层党务工作培训,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系统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特别是在党员发展、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重点工作等方面,以跟班轮训、季度培训、组织村(社区)互评互学互检促进党务技能提升。

    铁克其乡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2204571

    和静县和静镇党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文化润疆”战略部署,通过每月一主题由村社区开展丰富文化活动,并在全镇评选树立一批开展好的先进典型,通过表彰奖励、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村社区之间相互学习借鉴。镇、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科普馆举办红歌会、中华经典诵读演讲大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各类活动270余场次,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村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性明显提升。以百日文化广场活动为载体,积极挖掘本土民间艺人并组建文艺小分队23个,在元旦、春节期间,积极参加全县活动。

    和静镇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5022562

    和硕县乌什塔拉乡党委: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广防风、玉米套种孜然等套种技术,提升亩产效益。增加中草药、甜叶菊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提高种植亩均效益。鼓励发展多胎羊农区养殖,用好乌什塔拉乡牛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养殖户积极进驻,平整场地4户、建设牛圈6座、材料进场6户。改变传统养殖模式,由传统散养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养殖模式转变,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率及经济效益,以点带面推进现代农区畜牧业发展。积极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引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长农副产品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党委统筹谋划和支部示范带动作用,开办榨油坊、风干肉加工坊,开发野山鸡制品,叫响“硕兰”“拥兰”农产品品牌。

    乌什塔拉乡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8750225

    博湖县本布图镇党委:督促指导村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镇农业发展中心完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重大事项决策和资金收支的流程”并下发,组织各村报账员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线上线下培训。镇农业发展中心分别对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重大事项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监督检查18次,反馈“四议两公开”程序履行不规范问题7个,均整改到位。镇农业发展中心联合党建办就7个村民委员会“三重一大”事项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监督检查8次,提出规范要求2条,进一步规范“四议两公开”程序。

    本布图镇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8741555

    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党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文化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石榴籽服务站的服务功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供就业帮扶、政策咨询、安全减灾等全方位服务,截止目前在各村石榴籽服务站开展大型节假日及宣讲活动共计25次,志愿服务活动、娱乐活动共计200余次,惠及村民人数共计4000余人。创新活动形式,每月一次在科普馆组织开展文化常识知识竞赛,满足年轻群体对新事物的追求。强化活动宣传推广,各村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等,及时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菜单及活动预告信息,扩大活动知晓度。

    古勒巴格乡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4328159

    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党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压实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责任,规范党组织生活,促进各村党务专干业务水平的提升。充分利用乡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场所,与乡村两级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党政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和工作实际深入到包联村上党课8场次,并指导村级党组织规范落实组织生活,组织各村党务专干学习《发展党员细则》及相关文件精神,对2024年新发展14名党员档案进行审核,确保党员程序规范。

    铁热克巴扎乡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4941187

    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党委:盘活文化阵地资源,提升服务群众效能。乡党委组织对农家书屋、村级图书室进行清理清查,建立定期开放与活动机制,组织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12场次,群众参与率不断提升。在节日期间,组织各族群众参与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活动。成功举办各具特色“村晚”、传统体育系列活动12场次,参与干部群众2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文化阵地的使用率和吸引力。乡党委对乡文化阵地的使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全天候开放服务,坚决杜绝出租或闲置现象。通过常态化管理,切实提升了文化阵地的服务效能和可持续运营能力,确保文化服务“常开常新、常用常活”。

    托格拉克勒克乡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7620256

    焉耆县永宁镇党委: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撤销农机畜牧联合党支部,水管站党支部更名为永宁镇农业发展联合党支部,并将原农机畜牧联合党支部党员转入农业发展联合党支部。严格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文件要求,2024年11月底前完成2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对2024年新补选的5名村“两委”严格资格审查,落实县镇两级联审,严防“带病上岗”。同时,2024年11月上旬,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对全镇村(社区)“两委”全覆盖联审。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对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发言材料认真审核,严防形式主义。

    永宁镇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6033611

    轮台县野云沟乡党委:加强村级股份合作社管理,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引导各村拓宽发展思路,鼓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多元化的收入来源,申报产业项目,以多种渠道不断增加合作社收入,着力带动村民增收。进一步规范合作社运行模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对从业队伍管理,加强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监督,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浪费,确保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的发展、村民增收及为民办实事好事。认真研判企业未盈利的原因,制定具体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对相关单位拖欠垃圾清运费等进行催收,积极引导物业公司主动参与农村改厕等工程项目建设,增加物业公司收入。

    野云沟乡党委公布了联系方式,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96-493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