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要闻

    王成帮:“宁愿死在绿化事业上,也不死在病床上”

    发布日期:2022-07-29信息来源:人民出版社

    王成帮在绿化办领导的支持下,开始实施他的利用孔雀河水绿化石油小区的计划。以此为新的起点,他在绿化事业上越走越远。

    王成帮先在孔雀河主渠上修建了18个闸口,然后在最容易塌方的沙土地上引出一条条支渠。通水那天,王成帮提着铁锹,堵了这个漏洞,又加固那个塌方,忙得不亦乐乎。但看着汩汩清水流入一块块绿地,他的心里甜滋滋的。

    一天中午,王成帮正在吃饭,突然听到有人喊:“三区18栋旁边的支渠塌方了!”他便赶紧跑去,刚跑到跟前,脚下的松土就全部下陷,他的整个身子掉进一个齐胸深的坑里,水挟带着泥沙汹涌地灌了过来。王成帮拼命往外爬,可怎么也使不上劲,眼看将被泥沙掩埋。这时,正巧一位家属工赶来,递给他一个铁锹把,才使他得救。

    类似这样的危险,王成帮遇到不止一次。1995年夏天,一个通水洞被杂物堵塞,王成帮找来一个铁钉耙去掏。谁知,洞子掏通时,强大的水冲力将他一下子吸入直径只有50厘米的洞中,只有两只脚露在外面。站在一边的小韩急了,紧紧地拽住他的两只脚。好在小韩年轻有劲,硬是把他从洞里拖了出来。

    此时的王成帮满脸污泥,双目紧闭,过了许久,才“哇”的一声吐出几口黑水,微微睁开眼睛。打那儿以后,有人劝他:“老王,别干了!自己的命要紧。”王成帮总是嘿嘿一笑:“没事,干啥都有危险!”就这样,他仍奔波在小区内的绿地上。

    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流经塔里木石油指挥部小区的孔雀河水被充分利用,小区的面貌大大改观。休闲时间,人们在风景如画的小区内散步时,总要提到王成帮这个为他们播撒绿荫的老人。

    1997年4月,一场少见的大风将王成帮精心培育的400棵小树全部刮倒。王成帮眼看要急疯了,不吃不喝,流着泪,连天连夜将400棵小树一一扶起,并用绳子将它们横竖交叉连在一起。人们说他爱树如同爱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名不要工资的“临时浇水工”,王成帮在那里一干就是9年,其间他带领民工改造基地水井10口,修建蓄水池13个,为基地节约资金200多万元,植树150多万棵。

    当时人们很难理解,每月报酬仅有300元的王成帮,图的是什么?就是这300元劳务费,王成帮也从不去领,发工资的同志催了又催,他总是说自己的钱够用。没办法,财务人员只好将钱送到他的家里。

    春去冬来,当人们从王成帮老伴的口里得知他的真实想法时,都钦佩不已。他老伴说:“老王的心思我明白,他觉得石油企业有部队作风,他是想在那里站完最后一班岗。”是的,王成帮就是想以军人特有的奉献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没几年,塔里木石油指挥部小区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王成帮也成了当之无愧的功臣。

    当时,有人劝他:“您年过花甲,身体又不好,该回家享享清福了!”可他摇摇头说:“我现在还不能走,我还有两个心愿没实现:一是在小区里建成一个配套的绿化灌溉系统;二是培养一个人,等我干不动时接我的班。”

    又过了几年,王成帮终于实现了他的那两个心愿,也结束了在塔里木的绿化工作。

    然而,王成帮并没有就此回家养老。他回到了妻子张春英工作的库尔勒市,在市园林局继续干起了义务绿化的工作。

    2005 年,王成帮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半年”。

    即便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王成帮也不忘打电话安排种树的事情。刚接受了一个多月的治疗,他就急不可耐地提着箱子回家,继续赶往苗圃基地种树。

    他在日记里写道:“宁愿死在绿化事业上,也不死在病床上。我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为这块绿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

    王成帮一心惦记着种树,病痛被他抛在脑后,病情奇迹般地没有继续恶化。

    这些年来,王成帮在库尔勒植树育苗近百万株,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绿化情况。而这一切的初衷,只因王成帮时刻铭记着他作为党员的初心。

    小时候,王成帮跟着母亲四处乞讨为生。直到1949 年 9 月 17 日那天,他听大人们说:“民乐县解放了,共产党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很快,王成帮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悲惨的童年总算结束,他也记下了共产党的恩情。参军第一年,王成帮就光荣入党。从在党旗前

    宣誓的那一刻起,他决心这一生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王成帮是全军有名的五好标兵和雷锋式的好干部,曾带领官兵在茫茫戈壁建部队农场,创造了奇迹。当副团长时,曾带领群众奋战 3 小时,扑灭了一场大火,保住了牧民的草场。

    他在这片土地上奋战 60 多年,不求任何回报。

    有人称赞王成帮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说:“这是老百姓给我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