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且末,风有些凉。伴随着吹进办公室一股清爽的秋风,我走到窗前轻轻的闭上眼,享受着片刻的惬意。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挂断电话后,我陷入了深思……
回想前几日,我和且末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同事一起在县城的1号小区走访,上午11点钟,居然有一辆警车停在居民楼下,我们先对车牌进行核实,初步确认该车涉嫌公车私用。
临近傍晚,正准备在会议室交流反馈意见时,我的手机再次响起:“孩子,阿姨求求你了,那辆警车是你侯大哥开的,他就是回家取个东西,这事你看能不能帮帮你大哥?”电话那头的侯阿姨语气很是着急。
我不忍心说什么,只能安慰她便挂掉电话,我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
我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和侯阿姨一家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与我而言是恩人,更是家人。记得,刚到且末时我跑遍了全县城都租不到一间房,侯阿姨把自己家的小卧室整理出来让我住;我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痛的爬不起来,侯阿姨蹬着自行车载我去医院看病,还给我端来了热腾腾的细面条;我前四个月属于实习,没有一分钱工资,侯阿姨没有收我一分水电住宿费,反而经常带我去家里吃饭……
一番回想,我的心中更加不是滋味——侯大哥是侯阿姨唯一的儿子,如果我拒绝侯阿姨,我是不是“不念旧情”“恩将仇报”了?现在这个问题线索只有我和同事小蔡知道,如果我跟他说说.......
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又跳出来四个大字“党纪”“法规”,我不由满头冷汗,难道刚入纪检监察的门,我就迈不过这个“坎”了么。对侯阿姨讲良心,对党更要讲良心!如果我这次徇私悄悄处置了这条线索,那我就不配当纪检监察干部。再说,我如果真的徇私反而是害了侯大哥。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做出了决定。
最后,侯大哥的行为还是受到了组织处理,也因为这事儿我一直不好意思面对他们。正值周末,我在回单位的路上碰见了侯阿姨和侯大哥,我耷拉着脑袋,心想怎么面对侯阿姨时,谁知侯大哥一把拉过我的手跟我道谢,侯阿姨的态度也一如既往,那一刻,我有些羞愧自己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一天,我又接到了侯阿姨电话:“孩子,我做了鱼,赶紧回来吃饭,哦,对了,回来时买一袋砂糖……”吃过饭,我们坐在一起闲聊,忽然,瞥见桌上一沓党纪法规的材料,这是侯大哥最近在学习的材料。我想起包中的《以案说纪汇编》,连忙取出递给他,他笑着说“这个好,平时多学习,多警醒,关键时刻少‘踩雷’啊!”
从侯大哥家出来,我舒心的松了一口气。回到单位,看着桌上还未结的案卷,感到一股奔勇向前的力量在心头升腾。(且末县纪委监委 季解放)